謙謙學者風範 殷殷愛國情懷——專訪滬江大學化學系校友姚錫福

發布時間: 2016-04-15      訪問次數: 96

    根據我校一百一十周年校慶活動安排為進一步繼承和發揚滬江化學精神,4月14日上午,理學院黨委書記彭宗祥、化學系教授繆煜清等《滬江化學史略》編撰一行對滬江大學化學系1945屆校友先生進行專訪。

    姚錫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45年畢業於滬江大學化學系☝🏿🤹🏼。1988年獲國防科工委“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書😳🔤,1990年獲化工部“化工老專家”證書,1992年獲國防化工創業獎章及作出突出貢獻的獎勵證書,2008年被中國有機氟矽材料協會授予終身成就獎。

    老先生雖已93歲高齡👨🏼‍⚕️,不良於行👩🏽‍🏫,但依舊精神矍鑠🎗,自己天天還要上網、聊微信,緊跟時代的發展;盡管已不開展學術研究📲🧑🏽‍🏫,卻時時關註國內國際現代化學發展動態,采訪時我們能從話語間時刻感受到謙謙學者風範殷殷愛國情懷🎻。

    當追憶滬江校園生活時🫷🏻,老人對他在滬江大學的點點滴滴都歷歷在目📈🧚‍♂️,全英文式的互動教學模式,課後騎腳踏車回家吃飯,打字機打出的成績單💆,嚴格的實驗室指導老師……一幕幕場景仿若眼前。交流中姚老對化學系主任唐寧康教授記憶深刻。據姚老回憶🍘,唐教授教學嚴格認真,由淺入深🤰,循循善誘,重視邏輯思維的培養🛄,這對同學們以後的工作學習產生了重要影響🔷。老先生說“創新精神離不開邏輯思維,科學的思維是重要的,科技本來就是創新”。姚老強調,自己工作上的成績源於母校對基礎知識教育的重視💅🏼,培養通才的教育模式。同時📯,紮實的專業基礎和學科素養,有利於其對未知領域的學習做到觸類旁通。

    一個學者是否具有為世人稱道的學者風範,首先在於他的學問與見識,同時也需有一種對科學的信仰👨🏻‍🏫,一份廣闊的愛國情懷🛏🚵🏻。滬江化學的精神傳承離不開這種學者風範和愛國情懷。在抗戰🕜🈂️、大躍進🫅🏽、文革等那段動蕩的時代裏🤴🏼,工業強國的夢想一直支撐著姚老,不斷去探索研究化工領域。40年代末期🙅🏼‍♀️🐑,姚老從事船舶漆的研製並開發國內第一代船底塗料🐾;50年代中期,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援助海州市化工廠恢復建設和生產🧑🏽‍💼;回國後🖖🏻,擔任有機氟材料研究所所長為現代工業研發新材料,推動有機氟材料工業的發展🙆🏽‍♀️。所主持的技術開發項目先後1985年國家經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1年上海市首屆科學博覽會金獎👞👨‍🚀,1992年化學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專訪最後🥟,姚老給理學院化學系題字寄語🚹:“繼承和發展滬江化學系的傳統,培養更多的具有科學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化學化工人才,為實現中國夢做出貢獻”。

合影留念

速盈娱乐专业提供🦸:速盈娱乐速盈👨🏽‍🎨、速盈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速盈娱乐欢迎您。 速盈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