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系母校星燦速盈——專訪滬江大學化學系校友

    發布時間: 2016-09-06      訪問次數: 265

        根據我校一百一十周年校慶活動安排,為進一步繼承和發揚滬江化學精神,8月7日上午我和另兩名同學於西湖名石茶苑采訪了張澤邦、李明法👐、楊瑞燕、徐梅麗四位校友。

        李明法校友畢業於滬江大學生物學專業,徐梅麗等三位校友是化學專業的52屆畢業生🥻,而李老比他們晚一屆▫️,盡管三位校友學製4年,但李老同他們之間很熟,因為他們在滬江大學讀書期間📤,有一些公共的課🗽,而且常在同一棟樓裏上自習。

        盡管已畢業六十多年,但談起滬江大學的時光,校友們就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他們是49年高中畢業的🦾,解放以後進校,經過多次運動🦹🏻‍♂️,成為社會主義人民大學中的第一屆大學生。當問及他們有沒有一些以前保存的資料時,校友們頗感遺憾。因經過多次運動,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書面資料多無保存,他們笑言只有“memory”👩‍🦽。

        四位校友十分愛母校和國家🚣🏼‍♂️。李老說🖥🐏,那時是申江和滬江比較好🩱,而他們更傾心於滬江大學。在他們看來,那時的滬江大學發展的非常好🤿,李老說甚至比復旦更好🏑💅🏻,只是後來復旦發展的更快更好💁🏿。因李老之後也曾在復旦深造🆚🚣🏻‍♀️,他更有話語權。在李老的話語中不難看出他對滬江的深厚情誼和滿滿自豪感。徐校友說他們畢業的時候,因國家需要人才,化學系作為第一屆的他們提前畢業,要服從國家分配到大東北✧、大西北⏳✋🏿。而那時有些校友不想離開上海🔬,她就跟系主任唐老師一起動員大家服從分配♑️。經過抗日抗戰🤼‍♀️,在他們心中,國家很重要。她對我們說: “國家要強大,要靠你們建設國家、回報國家。”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多閃光點,讓我們頗受感動🏊‍♂️。

        李老曾做過中學校長👩🏽‍🏭,他向我們談及一些對教育的看法。作為老師,要具備“一桶水教一碗水”的能力。對於學生🧻,一、在生活上,提倡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二🥑、在自我發展上💁🏼‍♀️,培養愛好與興趣⛹🏻,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長。李老說,無個性,無特長很難有所成就。他說我國教育培養共性比較多,培養個性比較少,因此要充分發掘人的個性、特長💇🏼‍♂️,要有一技之長🧑🏼‍🚀、一門之專。

        李老舉例說🖖🏼,有一高中生高考三年都沒被錄取🏚,理科很差🫳🏿,他父母想辦法把他送到美國學習🫸🏻。他到美國後,一考試成績還是很差,招生老師就問他有什麽特長或愛好,他說喜歡做陶瓷🧘🏼‍♂️。那邊教授說:你能不能做🦸‍♂️?”,他說🔖:“能!”,因此教授讓他設計一個陶瓷。他做好之後💆🏻‍♀️,招生老師一看就說,這個學生我要了👨🏿‍🔧。現在那名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成了美國非常有名的一個陶瓷家🔟。借此李老向我們說明了要借鑒美國好的教育方式,要充分發掘人的個性、特長。人在是有某一方面天分的,充分發掘好的方面來加以培養,這才是孔夫子所說的因材施教。

    另一方面,在選學校時,李老說,不要選所謂的名校,而要選名專業。事實上,並不是好學校的每個專業都好,因此不要盲目讀重點✍️🌮,而是要抓重點的學科。此外,李老建議在選學科時,一要跟興趣有關👨🏿‍🦳,二要研究社會的需求,宏觀考慮。

        校友們還說學習不是死讀書,要勞逸結合,輕松學習📖,對於沒學過的知識要有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大學僅僅是初步的基礎,給我們的學習開了一個門🚟,更多的是在工作中學習的🔨。他們對於教育有很深的思考🧲,認為一定要打好基礎,有了基礎才能有機遇💁🏽‍♀️;還要註重交叉學科的學習,也認為人才戰略思想很重要,但培養人才不能急於求成。他們還教導我們要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采訪最後,校友們對母校題字寄語:“為提高全民族的質量而努力”🩸。質量即生活品質,包括生態環保、食品安全、教育、藝術⚙️🚴‍♂️、文化等方面🙅🏻‍♀️🧍🏻‍♀️。從他們身上,我看到很多🤧,也學到很多👨‍🦼。在以後的生活🤛🏻、學習🐗⛑、工作中傳承他們的優良品質🙋🏼。

    校友題字

    合影留念

    速盈娱乐专业提供:速盈娱乐⛹🏼‍♂️、速盈速盈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速盈娱乐欢迎您。 速盈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