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懷烔,男🪫,1948級化學專業,畢業以後被直接分配到上海染料廠,從基層做起,參與過各式各樣的工作。校友施懷烔在單位上取得了不少的成就💟,這和他工作崗位上堅持認真工作是分不開的。其實我相信每個人的成功都是一本書,他講述個人的經歷👷🏽♀️,感悟🔃,講述他的人生觀🔗,價值觀🕵🏿♂️👨🏿🔧。
7月11日下午3點,劉懿芳和李金、劉瑞娜暑期社會實踐小團隊來到了速盈平台復興路校區,因為要對52屆校友施懷烔進行實地采訪🧑🤝🧑。七月的天氣驕陽似火👿,遠遠就看到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相互攙扶著向這邊走來,我們上前迎接了這對不顧炎熱接受采訪的夫婦🐉:施懷烔老校友和他的夫人。
簡單樸素的裝束,從內而外的書香氣質,歲月沉澱過後的淡然📝,兩位八十多歲高齡的老爺爺老奶奶🧗,和藹可親的看著我們🧑🏼🏭🧑🚀,笑瞇瞇地話起家常,讓一開始就緊張忐忑的我們變得沒那麽拘束,一個半小時的采訪也越來越輕松愉快🕊。
當我問及他的大學生活,從他嘴角露出的微笑,我能感覺到他心裏的那份快樂與幸福。“好多年沒有回母校了,現在回想起來,大學生活才是最難忘的,最值得回憶的!”他肯定的說🫲🏻。隨後,他回憶起滬江大學時期的校園,一草一木,風景很是漂亮🍉,周末總會邀一群同學在校園裏玩耍聚餐。他還問起如今學校的變化,我們也以明信片的方式展現了和他記憶裏不一樣的母校🚵🏻♀️,就這樣,我們的談話在回憶與現實這六十幾年的對比中開始了。
言語中,施懷烔老前輩流露出對往昔崢嶸歲月的懷念♜,並坦露由於當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主要是面對面的交流,而大家的業余話題也更多地是學習📻,所以當時同學之間的感情非常好,學習氛圍非常濃郁🧖♀️;上課的老師也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知識豐富,教學深入淺出,讓學生們很是崇拜,老師、學生之間不斷地交流🧷,有時吃飯🧒🏽、午休的時間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學生在圍著一名老教授討論問題呢🌽!同時,學分製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們提升了很大的學習空間👰🏽♂️,每學期除了必修的專業課外👼🏼,還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科目如音樂、舞蹈😢、美術等。那時候的上海交通並不發達,每到放假時間大批同學都在為回家犯愁🦹🏽♀️,於是,經濟學科的學生自發組織租了幾輛巴士🛐🧑🦱,學生們買張票就能將送到家;每當哪個教室或是宿舍的電器壞了,電工科的學生就首當其沖幫忙修理好🤰🏽;聲樂專業的學生則是組織各項文娛活動,全校師生們一起慶祝、狂歡啊等等,所以♣︎,各個學科的知識在生活實踐中就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古人有雲,切勿讀死書,死讀書,施懷烔老先生對於這句話有著深刻的理解,讀書就是一種精神,一種習慣🤟🏼🧑🏼🏭,讀書這種東西在學生時代更好🫱🏽,要是在工作時期,可能已經看不下去了🤨,因為讀書的這種感覺已經沒有了,死讀書的精神是要有的,但是不能讀死書,看一本書不能說看完了就是看完了,你要知道你從這本書裏明白了什麽,這才是看書的意義所在🤌🏼,你要知道你在這本書裏得到了什麽,而不是把書背的滾瓜爛熟,這沒有什麽意義🏕,讀書總要有一個目的☃️,你是為了什麽而讀,你又在書裏得到了什麽🕞,即使是讀教科書🛩,你也要從教科書裏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除非說你自己很閑暇,看看報什麽的👨👩👦👦。你讀這本書,就你自己而言,是目標還是準備🔞?老前輩認為這些都是我們要清楚的♝。
就現在身邊一些同學來說,大家都很重視自己在學生工作這方面的能力,在學生工作上也做的很好,而忽略自己的學習🥒,老先生認為這種行為不正確👨🏽🦳,也能證明一點💂🏼♀️,那個人的能力不行🤽♂️,既然你做了這一塊✊🏻,那就要保證你這一塊做的好,一個有能力的人🐩,不管做哪一塊都應該是你的強項🍧,而不應該顧此失彼💂🏿。做每一件事,都要用心去做🔅,如果你說,是因為你沒有用心去做🪖,那只能說明你的能力不行,你沒有達到要求。不是說你社會工作做的好,就可以忽略你的本質,而現在的你們作為一個學生,學生這份職業的本質就是學習🛃,你做不好學習🤿,再給你其它的機會做其它的事情是不行的,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不行就是不行,不行就要被淘汰!
他甚至還幽默地談起當年期末考試前夕的趣事🧊,幾個同學相約一起準備考試,因為要“開夜車”(熬夜)復習🧑🏽🦰,買了各種零食、咖啡來補充能量🤳🏼,有些功課優異的的同學也跟著一起把零食什麽的全吃光了,然後上床睡覺,其他幾個沒復習完的𓀉,只能餓著肚子繼續奮戰……說到這裏✹,爺爺是手舞足蹈,語氣裏的歡快🍻、對吃光零食的同學的責怪,聽得大家哈哈大笑。
在談及現在大學生的生活🗄,施懷烔老先生建議我們要充分利用大學的時間🤷🏿,紮實文化基礎🔂,參加各種實踐活動,註重能力的培養。他說🐕🦺🙎🏼♀️,這四年的時間是極其寶貴的🧜🏻,就是這四年裏老師們的諄諄教導,孜孜不倦的向學生們傳輸各種知識,讓剛剛踏入社會直到工作幾十年之久的他非常受用!時間的合理分配對於大多數的大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問題,和同學玩的時間和學習時間總是顧此失彼🤲🏿,實際上,沒有說把什麽用在什麽上是好,而是說你怎麽去分配時間🧑🏼🎄🆎,比如說當你一個階段的任務完成的時候,你要去融入他們的圈子🫳🏽,去享受這個年齡該有的樂趣,而不是去圖書館看書🍗🥪,總之就是什麽時候做什麽事情🦑。
那個年代🤸🏽♀️,每年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學校組織遊行是必不可少的,淩晨三四點起床去人民廣場排隊等候,接受國家領導人的檢閱🫙,讓從未有過這種經歷的我們也瞬間穿越到了一九五幾年深切感受了那時學生們滿腔熱血的情懷和對祖國大愛。
因為平時表現優異📩,施懷烔入學沒多久就被評選上了“大學生勞動模範”。他在校期間更是全面發展🗂,參與過編寫《化學工業大全》🚾、《食品添加劑手冊》等書籍🈶。他還說,那是建國初期,國內還比較落後,學生紛紛出國學習各種知識🤛🏿,回來報效祖國,許多同學都為國家做了很大的貢獻。我們表示要向爺爺奶奶們學習🏉,要像他們一樣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爺爺卻說千萬不能像他們一樣,要比他們好♣️👨🏻🚀,國家才能更加興旺發達!他特別強調要將理論和實驗相結合🔃,這樣才能達到更佳。在實踐中創造頂尖的人才,學用一致,要動手能力好👠,同時要有理論基礎🪝,理論能與實踐靈活的應用。學習的時候學習,玩的時候玩💄,兩者要分開,他笑著說自己教育子女從來都是用這一套。施懷烔和他的夫人是在工作當中相識的,也是他這種對待工作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吸引了她,最後兩個人喜成連理🤔,成立了一個小家庭🍹,當時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但仍然堅持供養三個子女讀大學📌、出國進修🤹🏿♂️,如今他們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作為滬江大學的一份子👶🏽,老前輩表示對母校走出來的學生很有信心,當年同班同學中🏋🏼♀️👨🏿🎓,如今在各行各業都處於尖端技術領導或高層管理,其中更有兩名院士,正應了那句話🧑🚒:“今天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為傲。”兩位老人表示,希望我們這一代人能夠繼續把老滬江大學的傳統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時間在我們愉快的聊天中慢慢溜走了🚹,在速盈平台110周年校慶之際🛌🏽,施懷烔老校友在留言簿上寫下了一串祝福:“祝願母校能成為培養祖國高級理工人才的搖籃,人才輩出♕。”蒼勁有力的字跡承載著他對滬江大學——曾經培育他的母校濃濃的情誼👭🏼!
經過這次采訪,很多樸素卻真實的東西透過他的話傳達給了我們。總會有一些事情,一些人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撼動我們的靈魂👨❤️👨,恩賜我們不可思議的成長;還有很多人曾經激蕩著我們心靈的話語不能一一記錄。
采訪的過程中有幾句話令我心靈震撼:“很多事情是存在死鏈條的,能夠解決一個困難,就是一個新的開始”;“能夠承擔責任是一種能力🦻🏻💪🏿,願意承擔責任是一種態度……”確實,人生遇到點困難是很正常的,我們應當坦然,應當泰然,認真解決並勇敢地面對。不經歷風雨怎麽見彩虹,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只有更加努力的奮鬥,遇見更多的困難並在不斷的克服中成長🧗🏼💢,繼承著滬江大學的傳統精神,並將其發揚光大,成為更加優秀的速盈人!
時光荏苒,速盈平台已經歷百年滄桑🥁,百年以來,她巍巍屹立於滬江江畔,經歷了風雨長達百年的磨礪。時間將其鐫刻的更為古樸和華美💥,風霜鞭策其努力前進🪚,她在這百年風霜中孕育了無數優秀人才,而我們也將是她引以為傲的一份子!
施懷烔(右二)劉懿芳(右一)